油金歲月出磺坑與出雲古道

油金歲月出磺坑與出雲古道

出磺坑(出礦坑),位於苗栗公館鄉南側,曾是漢人與泰雅族原住民生活領地的交界。一世紀前,因發現此地蘊藏神奇液體,而開啟這段百年開磺歲月。

MIN_3576出磺坑的地理位置

MIN_3551後龍溪與汶水溪交會後,轉了個大彎,然後在出磺坑將八角崠山脈與關刀山脈分開

IMG_5971曾在開礦國小任教,從小在八角崠山長大的張碧珍老師,這天熱心當地陪兼導遊,帶我們認識這她從小成長的地方。

出雲古道,位於苗栗公館鄉的出磺坑與大湖法雲寺之間。

從出磺坑城隍廟出發,越過金童山鞍部,可經由法雲寺,到山腳下的彼岸橋。

MIN_3548古道全程1.8公里的山徑,最高越嶺點約海拔460公尺,是個視野展望豐富的小小越嶺道。在翻越金童山鞍部之前,經過一處展望台,可眺望出磺坑、蜿蜒的高架橋、八角崠山脈與關刀山脈被後龍溪切開的牛鬥口。甚至遠方的公館市區、通宵與台灣海峽。

MIN_3563翻越金童山鞍部,是完全另一面的風情,從法雲寺可俯瞰汶水溪、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。後方是一層一層往雲裡堆疊的雪山稜脈。

欣賞了出雲古道的越嶺風情,我們來到出磺坑油礦區,拜訪出磺坑文化保存推動協會理事長,過去為中油探勘隊成員的謝忠雄大哥。

MIN_3567忠雄先生退而不休,仍努力為自已的家鄉出磺坑持續努力。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,是小山城前前後後一百四十多口油井的故事。他一句話輕鬆地說:我是這裡原地的原住民,歷史文化沒有人要做,那就我來做。 他用心規劃出磺坑生活文化館,並且收集、整理館內展示資料,內容豐富,非常值得仔細緬懷欣賞。

MIN_3585出磺坑的手繪地圖,將園區描繪得鉅細靡遺。

IMG_6028園區部份日式屋舍仍使用中,圖為辦公室。

IMG_6022直通山頂的地軌式纜車主要負責載運器材、設備與工作人員。

MIN_3538非工作人員,是不能搭乘纜車的。地圖右上方的步道,是早先山上聚落居民上下山的交通走道。

IMG_6021停用的台車維修站。

IMG_6025抽油機展示

IMG_6016閒置的日式房舍 

IMG_6018破損的牆面,訴說著前人的建築智慧,無疑是最佳教材。竹子與泥土混合製成的牆面,是現在最流行的天然環保工法。

03k因園區上方油井已封閉不再使用,這段通往山上的步道荒廢數年,許多路段已被荒煙漫草掩蓋。

IMG_6006幸虧張碧珍老師在開礦國小任教時期,常利用晨間活動時間,帶學生們走這段山路,對於這裡非常熟悉。便熱心地引路帶我們走這段滿滿故事的山路。

IMG_6014這段山徑,會經過兩座廢棄封閉的油井。

IMG_6008

IMG_6001爬過倒木、跨越枯技、撥開雜草、繞過蜘蛛網、踏過腐朽的木棧道,我們抵達了纜車索道的終點。

IMG_6002纜車機房內,留有拉運纜車的大型馬達

MIN_3572老師喜歡爬山,剛剛經過一連串辛苦爬升絲毫沒澆熄她的熱情

IMG_5990這裡是山頂的一片平台,場中矗立著工殤紀念碑。

IMG_5986憑著老師的記憶,帶我們到更上層,探尋被雜草環繞的抽油機。

IMG_6005出磺坑與礦區,留有許多老師點滴回憶。伴著蟬聲蟲嗚,在這充滿故事的地方,大家邊聽邊問,似乎都忘記正值六月的悶熱午后。

IMG_6027下山途中,往北眺望群山景致。很難想像這幽靜的地方,也如同九份、平溪曾有過一段人煙鼎沸的過往。

MIN_3593

日期:2017.6.23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相關資源:

出磺坑油礦陳列館

http://chk.cpc.com.tw/index.asp

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[苗栗公館].出磺坑古道(法雲寺古道)

https://goo.gl/WYyssR

探尋出磺坑古道、來到法雲寺;散步汶水老街~~

https://goo.gl/zaghpq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