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陽手作步道班

去年2020六月,參加了台東林管處與米亞桑辦理的負責任登山活動,去了一趟嘉明湖步道,除了學習登山的基礎技能、沿途聽教練分享在嘉明湖步道遇見的各種登山狀況,還有欣賞以手作步道維護的成果。先前曾聽過在步道6-8公里處,過了向陽山屋的稜線路段施工時,遇天候變化劇烈或隊員有高山反應的狀況。我很好奇在三千公尺的稜線與和多變的氣候環境下,工事究竟如何進行?

「你想來看看嗎?」教練Sunny居然主動問我

「不一定要全程參與也沒關係喔,再看看能否幫你找車接駁」她應該也擔心我無法全程跟著工班待在山上。

最大挑戰:餐食自理

「上山八天早午餐都自理,然後我們一人會準備一頓9人份的晚餐,一起亂煮,通常都是創意料理這樣。」原本我以為會另請協作處理餐食,這下可好,八天的餐食規劃已經讓我很頭痛,還要弄出一頓晚餐。出發前幾天,向老婆求救,臨時抱佛腳學煮咖哩飯。就這麼帶著個人衣著裝備,大約九人份的馬鈴薯、紅蘿蔔、高麗菜、魯肉罐頭、洋蔥、肉乾。還有六天份早餐的肉粽、雜糧麥片、簡易行動糧,搭上往池上的普悠瑪。

D1  2020.12.17(四)交通日 陰

「你們一到池上,我們就要衝管制喔,要不要幫你買便當?」

在火車上吃便當時,收到Sunny的訊息,知道待會沒時間在池上閒晃了。火車一到站,小葉與Sunny便帶著我與筱琪,驅車快馬加鞭往向陽前進。不虧是嘉明湖山屋的管理員,看小葉開車駕輕就熟的神情,感覺的出來他應對於南橫東段相當熟悉。目前有路段進行工程,一小時放行10分鐘,若一點沒通過,得再多等一個小時。

接近一點,我們順利通過管制點,再約莫半個小時,抵達雲霧繚繞的向陽管制站。有幾位要上山的工班伙伴昨天就抵達向陽,待會與大家一起出發。一群人在管制站享用著山下帶上來熱騰騰的便當,整個氣氛都暖了起來。今天交通日,目的地是向陽山屋。

下午1630抵達向陽山屋,卡位今日晚餐的教練火速掏出食材,開始準備第一頓晚餐。

向陽山屋位於溪溝旁邊,臨溪一側的邊坡土石長期遭溪水沖刷,危恐影響山屋地基安全。因此有另一組工班,正以人力堆疊一層一層的石籠,進行邊坡強化工程。

1800入夜後的低溫,搭配豪邁的火鍋與厚片煎肉,實在又暖又下飯,不知不覺就把肚子塞的得好飽好撐。

飯後擠到溫暖的管理員室,聽教練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話家常,我搓著好撐的肚子,見識了工班的晚餐,我開始期待明天早餐。

D2 2020.12.18(五) 晴

 6:00大伙陸續起床,開始祭告自已的五臟六腑。原來,工班的早餐是這麼回事。寢室外的桌上已經擺滿煎盤、烤吐斯盤、荷苞蛋盤等多樣煎、烤盤。依照個人喜好的手沖咖啡、吐斯、培根、自製果醬、蛋餅…果然大家對自已的肚子都非常虔誠與了解,如此豐富的早餐,肯定是準備今天要好好的賣力一番了。

七點半,大伙陸續祭告完成。收拾好今天上山工作的簡易裝備與工具,出發往今日的工區。這是上個月,工作假期原先要施作的地方。但由當時下雨天候不佳,未能完成。於是由負責養護的工班來接續施作。

這是一項恢復舊道工程,因許多人貪圖方便取陡坡捷徑上下,不僅踩踏、破壞樹根,也造成步道土石流失。此項工程要把長出樹林的舊步道重新整理出來、設置步階,並封閉捷徑。

上午的陽光,穿過從松木林的枝葉,讓滿地的松針揮發殘餘的水份,變得乾燥蓬鬆,我們也得以在其中享受一絲絲的溫暖。中午大概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,大家就在步道旁的樹叢享用各自的簡易乾糧。

山上正常的天氣,就是捉摸不定,雲霧說來就來。中午過後少了日光照耀,整個森林裡的溫度明顯降低。工事在午休後重新展開,挖土、整步階、找樹枝、搬石頭取材、打樁、疊石…。八人的團隊或許因為常常共事,加上參與過多次的手作步道與工作假期活動,小葉幾乎不太需要花時間叮嚀、指導施工細節,團隊也很有默契的埋頭在自已的工區。天公作美,今天的進度不錯,下午四點收工,結束一天的吆喝賣力,明天早上就能把這個工區收尾完畢。

一起挖土、搬運石塊、呦和賣力,除了能改善步道狀況,還能凝聚默契與情感。也難怪晚上吃起部隊鍋特別有味道。

D3 2020.12.19 (六)晴

0800今天上午進行的是改道工程的收尾,把步階的橫木、靠近邊坡的木椿釘牢,設置導水溝,最後舖上山友們參與一人一公斤活動,從向陽管制站協助背運上來的砂石。這樣不旦增加步道表面孔隙,改善排水效能。還有融入環境的松針、落葉,讓整個步道更加自然。

改道工程結束,一群人回到向陽山屋吃午餐,並整裝收拾,要前往嘉明湖山屋。

1300 穿過雲霧帶的鐵杉、松木林,我們上升到3000公尺的稜線。經過向陽圓柏、向陽山叉路,循著向陽山南面的步道前進。

由於步道延著山腰開闢,因位處高海拔,日夜溫差大,土壤持續冰凍及解凍,造成上、下邊坡產生許多將近半個人甚至一人高的凍拔,加上近幾年朝聖的人潮絡繹不絕,若未修繕或補強,持續擴大的凍拔將使邊坡上的植被與土石崩落,造成環境與步道損傷更加擴大。但此路段位於天候變化更劇烈的高海拔,搜集材料、石材耗費時間與體力。加上無樹林遮蔽,常因天候影響,導致不易施工。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因安全的考量,也不太能大陣仗在此施作。半年前參加負責任登山時,曾聽教練提到這個路段的問題,這次工班上山,就要針對幾處比較大的凍拔進行補強修複。

1500距離嘉明湖山屋只剩不到半小時的路程,大伙在此卸下裝備。趁著天色尚早,先進行施工前的備料。大家往上、下邊坡散開,分頭尋找石材,搬回工區附近堆放。一個多小時,在向陽山南側邊坡上上下下,像在尋寶,也像探勘。四點半,才又背起裝備,繼續往山屋前進。

前陣子,嘉明湖步道架設了通信基地台,幾乎步道全線都收的到訊號。管理員說,有收訊之前,山屋很熱鬧,現在有了訊號,大家拉起床簾各自悠遊,寢室變得安靜許多。

夜間窩在管理員室,唯一能對抗虛擬世界誘惑的武器,就是撲克牌。相較於牌運占輸贏成份居多的大老二,工班玩的是燒腦的橋牌與混淆人心虛實的拿破崙。晚餐後的空閒時間,就這麼一輪又一輪,打發好山好水好無聊的時光。

D4 2020.12.20 (日)

上了高山,天候狀況是工班們隨時關心的問題。由於氣象報告顯示,未來幾天降雨機率很高,今天可能是未來幾天當中僅剩的好天氣,得好好把握。

0830 抵達昨日備料的工區,今天要以砌石駁坎的工法,修復幾處沖蝕較嚴重的邊坡。由於工區位於步道的上邊坡一側,且步道寬度僅能容納一人通行,因此施工範圍有限,所以工班分成二小組,進行二處砌石工事。

要將一塊塊大小、形狀不同的野生石頭,堆砌成駁坎,是一個既粗重又細膩燒腦的過程。先從昨日備料收集的石頭堆中,選取適合的,搬運過來,就足已讓人氣喘噓噓,由下往上堆疊,很需要實務經驗與團隊默契。常常為了要與週圍的石頭緊密咬合,需不停翻轉石塊,尋找適合的角度。或者協助尋找大小、形狀合適的石頭。這樣不斷重複用力與用腦的過程,常常讓大家腦中浮現人生深奧的道理。

前二晚在向陽山屋,有一位較資淺的教練請教其他資深教練,關於戶外工作者的收入來源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。今天聽到劉若英唱的為愛痴狂,像是給了一個答案。大家何嘗不為了現實與未來擔心煩憂,每個工作的特性與壓力都不同,有時需要一股傻勁,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。眼前這群選擇了以戶外為工作的伙伴,應該都是因為對於大自然有股癡狂,才更勇敢面對現實的煩擾與擔憂吧!

中午豔陽高照,餐後的午休時光,大伙各自在邊坡覓得一處天地,倒頭養精蓄銳。享受了上半天的熱情陽光,下午雲霧開始浮現,大家把握尚未下雨的分秒時間,完成步道修複。

照片提供:Sunny
照片提供:Sunny
照片提供:Sunny

收工後的另一場忙碌,就是重要的晚餐。雖然每晚換主廚,其他人也沒閒著,協助料理、切菜、煮咖啡。

上山的第四晚,再度用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溫度做結束。

D5 2020.12.21 (一) 雨 停工

選擇以戶外為工作,最常要面對的就是看天吃飯的狀況。今天早晨室外溫度3.5度,滴滴答答下著雨,大家關在管理員室,慢慢的烹煮食物,聊天,也討論著一些籌劃中的想法、課程。

「明年不知道公司還有沒有標到山屋管理阿?」「說不定過幾天要來把管理員室的裝備、物品打包下山了。」聊著最近工作遇到的甘苦,突然話風一轉,聊到感情、家人。幾位教練雖然言詞依然豪爽,但感覺得出一股淡淡的愁暢。畢竟選擇了這樣的工作形態,一年到在外東奔西跑的時間總是多於家裡,內心最牽掛的,就是親愛的家人。每回下山回家的重要任務,就是好好修補感情。低溫持續伴著不停歇的雨勢,聊天、喝咖啡、吃東西,小葉三不五時盯著雷達回波圖分析雨勢。一群人無奈還是只能關在管理員室,實在不好受。

D6 2020.12.22(二) 陰>雨

今天早晨,雨勢稍緩。小葉昨天盯了一整天雷達回波圖,預估今天上午天氣應該不錯,但午後還是有降雨的可能。經過昨日一整天養精蓄銳,0830就抵達工區。一樣兵分二路,處理二個沖蝕嚴重的邊坡。二組人馬分別討論完施作方式後,一樣先分散至上、下邊坡收集石材。陽光時而露臉,時而雲霧遮蔽,時而夾帶著水氣的雲霧翻過一層一層的稜線飄來。教練們對於捉摸不定的氣候與溫度習以為常,這是高海拔工作的門檻之一,這群工班因為多有豐富的高山經驗,對於高山天候的應變與掌握自有一套因應之策,才能那麼專注投入,並很有效率的進行工事。

寧靜的向陽山南側山腰處,音響播放著訴說熱血與時代的歌曲。今天早上,振奮大家的是梁靜茹與五月天的歌聲。

午餐時間,已是濃霧迷漫。餐後,大家把握時間與天氣拉距,原本預計要一花一天完成的工區,竟在下午開工後沒多久就相繼處理完成。


由於鬥志高揚,大家決定集中火力,加碼把一處砌石護坡旁的亂石坡道,整理成階梯,以降低步道坡面土石沖刷的問題。水氣漸增,空氣中的水氣,從霧雨逐漸變成綿綿細雨,大家手套上的砂土,也漸漸變成濕潤的瀾泥。就在細雨中,十幾階由數顆大石頭堆砌的階梯完成。

照片提供:Sunny
照片提供:Sunny

D7 2020.12.23(三) 

昨晚的雨聲似乎跑進夢裡,或者昨天半夜起床的山友比較熱鬧,睡不好覺,還做了亂七八糟的夢,夢到要與家人分開…。雨從昨夜至今晨仍末停歇,大家的行動都變得無精打采。

小葉又開始盯著回波圖,盼著有沒有雨勢的空檔,可以出去追一下進度。職班的管理員米哥拿出了晴天娃娃,想幫大家祈福一下。盯了一上午氣象的小葉,在接近中午的時候下了決定,吃完午飯衝一波。

照片提供:Sunny
照片提供:Sunny

雨勢時大時緩,不宜處理太遠的路段。但也因雨水的關係,上下邊坡水走的路,以及步道容易積水的位置都很明顯。這些區段都因經常性的踩踏,表面沙石被帶走,泥沙密實無孔隙,積水無法穿過表土往下滲。泥濘改善工程將依據積水的位置,整理導水溝,並將步道上的砂士挖鬆、挖深,填入較大顆的石塊,增加步道中的孔隙,並在表層舖上小石頭,以增強排水效能。

由於是工作的最後一天,收工後,大家利用屋簷收集的雨水,把工具清洗乾淨。並整齊放置在管理員室前。

此行的最後一晚,小葉給了大家明早向陽管制站集合的時間。把明天的早餐、整裝打包,交給大家各自拿捏時間。

D8 2020.12.24(四) 雨

即便下著雨,昨天凌晨,還是有一些山友出發前往嘉明湖。我本以為自已祟尚自由不會想家的,昨晚又夢到家人要分離的夢,嚇得我一身汗。五點多醒來,山屋內一片寂靜,高帆在下舖,窩在睡袋,倚著牆壁,握著紙筆,似乎在塗鴨還是書寫什麼。這年頭帶著鉛筆書寫的人很少了,真好奇他的本子裡寫了什麼東西。他似乎聽見我起床翻找東西的騷動,小聲的提醒我,別打擾到還在睡夢中的山友。

我照常到管理員室,為自已煮了熱水,沖泡麥片,蒸了此行最後一顆肉粽,享用此行在嘉明湖山屋的最後一個早晨。八點,米哥照常以對講機呼叫向陽管制站,做晨間的資訊匯報,不忘祝福沙董:聖誕夜快樂。告別了米哥,告別了未乾的工具與手套,告別了嘉明湖山屋,我啟程下山。

山林開放與戒茂斯路線,造成了山林環境與管理、救援方面的重重問題未解。每回看到熱門山徑或自然美景受到觀光人潮干擾與破壞的消息,只能在心裡無助難過。再度踏上嘉明湖步道,用最近的距離跟著工班,聽他們分享步道、山屋管理、戶外工作的煩惱與甘苦,也感受他們用熱血維護這條熱門步道。出發前腦中擔心的一堆問題,跟著這群經驗豐富的教練們,我從實際的生活中感受學習,也得到一些啟發與抒解,橋牌和拿破崙也稍微有了概念。

教練們笑稱自已參加的是向陽勞改班,仔細想想一點沒錯。與其遠遠遙望,為自已莫可奈何的事情難過,或沉膩在虛擬世界用鍵盤爭奪是非。他們用的是另一種方式,用雙手加上勞動。一起背起行囊與工具、一起付出體力與汗水,在團隊裡互助合作、盡己之力,修復受損的步道。

天空依然下著雨,稜線上陣陣風夾帶著雨水,從側面避開雨傘打溼了我的外套和褲子,逼我得把雨傘打橫,待會下稜線,進入樹林應該就比較沒風了。可能因為心裡充實,下山的步伐沒受雨勢影響,依然輕盈。嘉明湖步道很美,不僅因月亮可以在中央山脈南段的這裡照鏡子,還有步道上許多付出心力努力的人們。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