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這個名字,只在功夫電影中的峨眉崑崙武當派聽過,從來不知道新竹藏了個這麼個小山村。村裡一間年約半世紀的天主堂,早期常發放物資,提供社區衛生、醫療服務,還興辦幼兒園。隨著生活型態改變,許多居民遷居外移,天主堂逐漸沒落,成為荒廢的閒置空間。
峨眉鄉月眉觀光協會理事長姜信鈞,十多年前退休後,積極投入社區改造,讓天主堂的空間恢復生機,現在除了成為社區的長輩、老人家活動的基地,每天還飄散著濃濃誘人的窯烤麵包香,結合當地的特產桶柑,製成可口的麵包與果醬。以實際的方式讓在地的弱勢族群有工作機會,口感風味極佳的麵包,背後充滿對家鄉奮鬥的故事。姜理事長本身雖非天主教徒,卻把幼兒時期,在天主堂得到的愛重新點燃並延續。
描繪蛾眉好用心
天主堂的入口旁,一幅細緻的地圖,由姜村長的藝術家朋友花一年時間調查、繪製而成。
峨眉鄉綠色產業文化地圖,鉅細靡遺描繪小山村風光
地圖背面的地景介紹,搭配另一位藝術家的速寫,別有風味。
除了烤麵包,姜村長以行動支持從事藝術工作的朋友,峨眉鄉月眉觀光協會發行的相關文宣品,都是藝術家朋友們發揮的舞台。
客家村裡,不能忘記的是阿婆們的好手藝。從辦理廳下共食的美味料理中,把阿婆們的人生故事記下來。
現在的天主堂,不定期舉辦草地音樂會等藝文活動(圖片來源:峨眉野山田工坊)
天主堂一側留有早期榨油的大型工具
古早溜滑梯是早期幼兒園的孩童嬉戲之地。
前方草地上的大型裝置藝術,是創作者林舜龍的「桐花籽茶屋」,靜靜在茶屋中喝口茶,十分愜意。
就是這座窯,重新點燃了天主堂照顧鄰里鄉親的光芒。
除了吸引遊客到訪的藝文活動,也積極保留在地老故事。暑期工讀生的作業,是採訪社區耆老,並用繪本記錄下來。
天主堂,雖然已經不是原本的天主教信仰聚會所,卻以峨眉在地的方式,繼續散播光和熱,有機會,一起到蛾眉嚐嚐美味的窯烤麵包,聽天主堂的老故事,這個小地方,很有滋味。
峨眉天主堂窯烤麵包【野山田工坊】
營業時間:8:00 – 17:00
電話:03-580-9115
FB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esmemei/
媒體報導
峨眉限定豆腐乳法國包 | 三立台灣台(在台灣的故事)2018/3/27
https://youtu.be/wnGUe8l4fPA?t=9s
新故鄉願景-峨眉老教堂 飄出窯烤麵包香 | 新故鄉動員令 劉克襄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51019000362-260102
新竹溫馨峨眉 遊子返鄉 烤出月眉味
https://www.nownews.com/news/20170916/2607675
《在峨眉野一餐》客家新聞雜誌 2017/6/15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PuSwFb2C8w
《新竹小山村 峨眉教堂裡的麵包窯》 一步一腳印 2017/03/19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xnXIWput28
《峨眉麵包香》峨眉數位機會中心2014/10/22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HwTn4xXXhw
《台灣1001個故事》 天主教堂窯烤麵包 南北顧客聞香而來 2012/12/23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28dDSbOx5U
發表迴響